【中国新闻周刊】领导层“全线覆灭”影响几何?

2024-10-06 07:05

  当地时间9月28日,在以色列的定点袭击中,黎巴嫩领导人纳斯鲁拉被确认丧生。至此,以色列圈定的所有线日“阿克萨洪水”袭击发生后,以色列的作战计划非常清晰,那就是不仅仅要摧毁哈马斯,还要严重打击等其他它认为是伊朗支持的势力。再加上加沙战事持续的进程中,频频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对的打击意愿和烈度也因此更高更强。

  线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成立的反抗组织,一开始秘密存在,1985年公开以“”为名宣告正式成立,以坚持打击和消灭以色列为己任,与伊朗关系密切。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以对抗以色列为由保留了自己的武装。在以色列2000年撤出黎巴嫩后,控制了该国南部。

  1990年以来,作为政治团体参与黎巴嫩政治,并参加议会选举,是黎巴嫩议会中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势力之一,在黎巴嫩政府中也有相当数量的阁员。从军事实力上看,是强过哈马斯的,而且与外界的沟通渠道远优于被以色列严密封锁的哈马斯,这更方便它从外部获取武器,特别是的导弹打击能力远超哈马斯。从各自内部关系来看,在黎巴嫩的地位也优于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的地位。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一把手”纳斯鲁拉被袭身亡是中东地区近几十年来的惊天大事,并对接下来的中东政治图景深表担忧。其实,类似的论调近年来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比如2020年1月1日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将军被美国炸死后,比如今年4月14日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发动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后,以及今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被以色列暗杀于德黑兰后。

  就像过去已经证明的那样,本次纳斯鲁拉之死可能也很难在中东掀起大的波澜。根本原因是,对于他及其领导的组织的认识,国际社会甚至是黎巴嫩内部本就有巨大分歧和争议。在这个意识形态对抗加剧的世界,几乎看不到有哪个国家会为本身就有争议的纳斯鲁拉的遇袭身亡而强出头。

  从国际层面看,被以色列和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阿根廷等二十多个国家视为恐怖组织,与此同时阿尔及利亚、印度、俄罗斯、伊朗、叙利亚等二十余国拒绝视为恐怖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曾在2017年把宣布为恐怖组织,但是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认可。2024年阿盟又宣布不再把视为恐怖组织,但仍有阿联酋、沙特、巴林等阿拉伯国家视之为恐怖组织。

  国际社会对的认知,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这就直接决定了世界诸国对其领导人纳斯鲁拉的态度也有明显不同。有的国家认为他是恐怖组织头目,有的国家视其为抵抗侵略的领袖。美国总统拜登在就纳斯鲁拉之死发表的声明中说,纳斯鲁拉及其领导的恐怖组织“在四十年的恐怖统治中杀害了数百名美国人。他死于以色列空袭是对他的许多受害者的一种正义之举,包括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以色列人和黎巴嫩平民”。另一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说:“世界失去了一位高尚的人物,抵抗阵线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旗手,黎巴嫩失去了一位无与伦比的领导人。”

  从作为区域组织的阿盟和阿拉伯诸国的态度来看,即使是“兄弟的”阿拉伯世界对也是褒贬不一。在国际社会对存在如此不同认知的情况下,作为领导人的纳斯鲁拉此番遇袭身亡,国际社会上也争议巨大。

  伊朗被视为最主要的支持者,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已经宣布为纳斯鲁拉举行为期五天的全国哀悼,哀悼天数与今年5月19日飞机失事的前总统莱希相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伊朗要为纳斯鲁拉之死强出头。今年8月初,伊朗曾为在德黑兰被暗杀的哈尼亚举行了三天全国哀悼,这与苏莱曼尼将军的哀悼天数一样,但是至今伊朗也并没有因为哈尼亚在自己的首都被暗杀,而对以色列展开强硬报复。

  事实上,伊朗因为纳斯鲁拉之死而对以色列采取猛烈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具备对伊朗可能打击的猛烈反攻能力;另一方面,伊朗政界对此事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

  从所属的国家黎巴嫩的角度来看,该国也没可能为纳斯鲁拉报仇雪恨。在黎巴嫩当然有支持者,但是其反对者也并不比前者少。此外,不同于其他政治派别,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保留了自己的武装,这显然不利于军队国家化。黎巴嫩政府、其他政治派别,以及一些民众,对这样的及其领导人纳斯鲁拉自然有意见和不满。

  历经本轮打击,势力严重受挫,但从自身、黎巴嫩国家和国际社会多重角度来看,纳斯鲁拉之死料不会让局势陡然升级。